聯系電話:021-34512205
手機:13321951972
傳真:021-34512205
郵箱:sh56qy@163.com
客服QQ:838689509
地址:上海各地區均有網點
上海到威海物流近日,隨著省交通運輸廳組織的竣工驗收委員會一錘定音,總投資12億元的威海港新港區三期、四期碼頭順利通過竣工驗收,正式投入運營。這標志著,威海港由此成功躋身全省強港第一方陣,成為繼青島港、日照港、煙臺港之后,山東省海岸線上的又一優良深水大港。建設大港口、培育大產業、發展大物流、開拓大腹地,有了強大的港口基礎設施保障,威海港由此龍頭高昂、激情躍步,踏上了跨越發展的新征程。
威海港具備讓10萬噸級船舶停靠的能力
日前,記者隨驗收組專家一起走進威海港新港區。只見三期、四期碼頭上,巨大的岸橋高高聳立,十余臺紅色門機錯落轉動,各式運輸車輛來往奔忙。一條寬300米、泊位總長1855米的突堤將兩期工程連接為一個巨大的整體。三期碼頭上,整齊擺放著裝滿了紡織品、機電產品的各式集裝箱,通往國內外多個港口的集裝箱班輪將把它們運輸出港。四期碼頭上,則堆滿了大量的煤炭、煤焦油、化肥、鋁礬土等大宗散雜貨物。
一艘巴拿馬籍3.8萬噸級輪船停靠在四期碼頭上,工人們在緊張地往船上裝運化肥。“幾天后,還將有一艘6萬噸級的歐美船只停靠進來。”威海港新港分公司經理劉英會告訴記者,早先建成的一期、二期碼頭只能停靠2萬噸的船舶,現在三期、四期碼頭的最大泊位設計能力為7萬噸級,但實際上已經具備了10萬噸級船舶的停靠能力,大型船舶停靠再也不成問題了。
“早在2010年,三期、四期就已經通過交工驗收,并投入試運營。此后,又陸續通過了消防、環保、檔案等工作的驗收,為綜合竣工驗收做好了準備。”威海港集團工程建設部經理藍大偉介紹。三期工程于2005年5月開工,建設規模為2個2萬噸級通用泊位、多用途泊位及配套生產、生活輔助設施,設計年吞吐能力為80萬噸;四期工程于2008年10月開工,建設規模為1個7萬噸級散貨泊位、3個5萬噸級通用泊位及相應配套生產、生活輔助設施,設計年通過能力為355萬噸。兩期工程設計年吞吐量合計達435萬噸。
據悉,在三期、四期工程的水工結構方面,針對突堤東側泊位和端頭直立岸壁受波浪影響較大的特點,采用了重力式沉箱直立岸壁,既避免了岸邊對航道船舶的影響,又有效利用了突堤端頭的岸線資源,一舉兩得。
竣工驗收委員會的十幾名專家對照工程建設質量、管理、設計、施工、監理等指標,對威海港作出綜合評定。經過認真勘察、認定,當日下午,威海港三期、四期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。
新港區吞吐能力突飛猛進
自2010年三期、四期工程投入試運行以來,威海港貨物吞吐量突飛猛進。“2012年全年,威海港僅散雜貨吞吐量就完成712萬噸,同比增長34%;今年上半年,散雜貨吞吐量更是進一步飆升至559萬噸,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三期、四期碼頭的投入使用。”劉英會表示,隨著三期、四期工程正式通過竣工驗收,勢必吸引更多貨輪駛入威海港新港區。
據介紹,三期、四期工程通過竣工驗收前,外籍貨輪進入威海港需要“一船一議”,即外籍貨輪每一次到威海港來都要先去海事、港航等部門辦理手續。而三期、四期工程通過竣工驗收后,威海港將可以申請辦理對外營運資質,外籍貨輪進入威海港手續將更加簡單,不需要再“一船一議”,從而節省大量的時間。
“三期、四期工程的完工,標志著威海港由此成功躋身全省強港第一方陣。”藍大偉介紹,他們將堅持實施差別競爭、錯位發展戰略,大力開展“水轉水”“陸轉水”業務,不斷拓展陸向、海向服務腹地,打造面向中日韓及東南亞的集裝箱喂給港。
三期、四期工程正式投入運營,將對我市經濟發展產生哪些影響?省交通廳運輸廳副廳長謝濤表示,威海港是我省沿海地區性重要港口,是我國通往韓國、日本及東南亞國家最便捷的出海口。威海港三期、四期是為威海港吞吐量快速增長作出積極貢獻的重點項目,它的建設對整合港口資源,提高岸線利用率,滿足腹地日益增長的貨物運輸需求,完善現代港口服務功能,拉動臨港工業和地方經濟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